学术动态

6月25日计算科学报告--钙钛矿型无机固体化合物微观结构、压电及热膨胀

时间:2020-06-19
报告人:  陈骏 教授
             北京科技大学

主持人:  向红军 教授

时  间:  6月25日 周四 9:30-11:30

腾讯会议ID: 886 339 404 密码: 200625

题  目: 钙钛矿型无机固体化合物微观结构、压电及热膨胀

摘  要: 钙钛矿(ABO3)由于晶体结构的可调性在诸多经典功能材料体系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如铁电压电、磁性、负热膨胀、超导等。钙钛矿结构体现出丰富的结构设计及性能调控特性。该研究以钙钛矿型铁电压电、负热膨胀无机固体化合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同步辐射、中子衍射、理论计算等方法揭示了优异压电铁电“结构-性能”的构效关系,以及局域结构、点阵动力学对热膨胀调控的作用机制。采用高能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及二维面探技术实现了在电场原位作用下同时分析铁电陶瓷织构、晶体结构、相转变以及点阵应变等微观结构信息。在Pb(Zr0.535Ti0.465)O3等体系中发现了电场诱导的单一单斜相,该单斜相具有独特的压电行为。压电性能与晶体结构存在强烈的依赖关系,以MA、MB、R、T相顺序逐渐递减,其中单斜相压电性能最优。单斜相优异压电性能来源于自发极化在[110]晶面内的连续可逆旋转,自发极化随电场相应的速度越快,晶格形变越大,压电性能越优异。在诸多MPB高性能压电体系中,电场诱导的可逆相转变是一种提升压电性能的重要方法,相转变可以激活晶格形变,进而得到优异的压电性能。
ScF3基氟化物是一类由ScF6八面体顶角相连而成的类钙钛矿结构框架化合物,采用变温同步辐射EXAFS、PDF、中子衍射及第一原理计算等方法研究了ScF3及其衍生物化学键、局域结构、磁性及负热膨胀机理[4-6]。虽然ScF3晶胞随温度增加而收缩,但其基本结构单元ScF6八面体却表现出相反的强烈热膨胀,ScF3的晶格收缩来自于F原子沿垂直于Sc-F-Sc原子链方向强烈横向摆动的晶格动力学特征,负热膨胀的产生与目前普遍接受的刚性化学键前提无关[4]。通过局域结构畸变、多面体结构柔性程度以及客体离子/分子脱嵌等方法实现了热膨胀有效调控[5,6]。例如,在ScF3的A位嵌入Li+离子,可实现其热膨胀由负到零到正膨胀的连续可控调节[6]。

简介: 陈骏,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导,现任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院长。2007年博士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后留校任教。2008-2009年获德国洪堡博士后研究基金(德国TU-Darmstadt),2015年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材料与结构实验室海外客座教授,2018年意大利帕多瓦大学访问科学家。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8年)、优秀青年基金(2013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等。现任中国晶体学会理事。曾组织国际会议4次。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主要开展磁、电、热固体功能材料结构、功能调控及成分设计。采用同步辐射、中子散射、EXAFS等技术研究磁性、负热膨胀及铁电压电复杂体系晶体结构、晶格动力学及构效关系。基于“相界面应变”晶格应变调控新方法开展巨极化铁电体研究等。近5年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包括Science、Phys. Rev. Lett.、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Nat. Commun.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