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计算能力
二期建设的曙光星云高性能计算平台于2011年5月投入使用,拥有502个计算节点、6024个CPU计算核心,每秒双精度浮点计算峰值达64.1万亿次,Linpack实测值达每秒50.94万亿次,其系统峰值和实测Linpack值双双位居当时中国高校投入运营计算机系统第一。二期建设投入1200万元。
三期扩容建设的浪潮高性能计算平台于2015年5月投入使用,拥有128个计算节点、2560个CPU计算核心,每秒双精度浮点计算峰值达106.5万亿次,Linpack实测值达每秒71.0万亿次。三期建设投入了600万元。
计算中心为校内八个院系三十三个课题组提供计算服务,为完成国家科技部973项目、基金委群体、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基金委重点项目提供了保障。目前主要以浪潮高性能计算机为用户提供服务,曙光计算机群已经进入逐步淘汰期。机器运行效率长期处于饱和状态。
2016年月度统计
1) 统计数据按348天计(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13日),春节停机、系统故障和维护时间没有扣除;
2) 由于供电限制,曙光机群从2015年2月27日起关闭了1440核数,即可供使用4560核数;浪潮机群从2015年5月14日开始使用,即可供使用2560核数;
3) 2016年7月29日开始曙光机群由于维保即将到期和空调问题,断断续续关闭了全部和部分计算资源,导致曙光机群计算资源利用率下降(从正常使用的2016年7月29日前的利用率82.94%下降到2016年12月13日的72.64%);
4) 机群使用资源以CPU核小时为单位
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
月份 | 曙光机群 | 浪潮机群 |
2016年1月 | 3649222.22 | 1516877.78 |
2016年2月 | 1127436.11 | 974811.11 |
2016年3月 | 3013611.11 | 1757747.22 |
2016年4月 | 2495525.00 | 1943541.67 |
2016年5月 | 3548222.22 | 1736597.22 |
2016年6月 | 2800972.22 | 1756505.56 |
2016年7月 | 2876861.11 | 1714369.44 |
2016年8月 | 1495833.33 | 1307138.89 |
2016年9月 | 1811625.00 | 1428997.22 |
2016年10月 | 2310555.56 | 1586880.56 |
2016年11月 | 1985288.89 | 1651980.56 |
2016年12月 | 553113.89 | 768563.89 |
汇总 | 27668266.67 | 18144011.11 |
利用率 | 72.64% | 84.86% |